當地時間5月7日,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宣布,學院前院長、“軟實力”概念的提出者約瑟夫·奈于當地時間周二去世,享年88歲。
在去世前不久,約瑟夫·奈還多次通過媒體批評美國總統(tǒng)唐納德·特朗普,認為特朗普破壞了美國的軟實力。
約瑟夫·奈于1937年出生在新澤西州,是美國著名國際政治學者,提出了“軟實力”“巧實力”和“新自由主義”等概念。美國《外交政策》雜志于2011年將其評為全球百位思想家之一。
約瑟夫·奈曾就讀于普林斯頓大學和牛津大學,于1964年獲得哈佛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,隨后在哈佛大學任教。他還曾在美國政府工作,于1977年到1979年在吉米·卡特政府的國務院任職。比爾·克林頓執(zhí)政時期,他擔任國防部負責國際安全事務的助理部長。
約瑟夫·奈著有《美國世紀結束了嗎》《軟實力:世界政治中的成功之道》《重新思考軟實力》等一系列著作,并在上世紀80年代提出“軟實力”的概念,指一個國家不訴諸威逼和利誘手段,便能對他國產生影響力和感召力。他的《權力與相互依存:轉變中的世界政治》也被視為新自由主義理論的奠基之作。
近期接受《日經亞洲》采訪時,約瑟夫·奈再次提到軟實力并嚴辭批評特朗普。約瑟夫·奈認為,權力是讓他人做你想做之事的能力,通??赏ㄟ^3種方式實現:強迫威脅、給錢以及吸引力。通過吸引力讓他人做你想做之事,就是軟實力。
軟實力有3個根本因素——一個國家的文化、國內社會狀況以及外交政策或整體政策。約瑟夫·奈批評,特朗普削減美國對外援助、破壞美國與盟友關系、用格陵蘭島威脅丹麥、混亂的經濟政策以及關稅的不確定性“肯定破壞了美國的軟實力”。
他提到了特朗普在房地產業(yè)經商的過往,認為這段“狗吃狗”的經歷影響了特朗普的理念。他指出,特朗普在《交易的藝術》中提到談判時讓對手失去平衡、保持不可預測性的重要性。但軟實力的基礎是一定程度的可預測性和信任,特朗普對不可預測的看重使得他難以理解軟實力。
約瑟夫·奈表示,歷史上美國有過丟掉軟實力又重新找回的例子。比如越南戰(zhàn)爭破壞了美國軟實力,10年后在卡特和里根時代重建;小布什時代美國入侵伊拉克破壞了美國的軟實力,奧巴馬上臺后軟實力得到恢復。
對于特朗普的破壞,約瑟夫·奈認為美國的歷史過往顯示美國軟實力能在特朗普之后能得到恢復,但特朗普構成了與以往不同的威脅,“他破壞了信任?!奔s瑟夫·奈質疑,即便之后大家重新感受到美國的吸引力,“但他們會相信美國不會再選出另一個特朗普嗎?這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。”